监测数据是大气治理成效的刻度尺(三)
入夏以来,受罕见持续高温和污染物排放双重影响,全国多地环境空气质量出现波动。
一方面,要回应争议,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监测数据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监测数据“好看”,证明了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
切勿偏听偏信不良诱导,应坚信国家和地方治污的目标、方式、举措和战略,均是利国利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要坚定信心决心,持续向污染宣战。当前,一些地方传统产业污染治理仍有不足,累积的污染物仍是不利气象条件下重污染天气形成和阶段性反弹的主因。
而且,我国大气环境质量虽显著改善,但仍处于中低水平提升阶段,距发达国家和地区标准及世卫组织指导值尚有差距。因此,持续攻坚、精准治理、深度治理势在必行,必须全力以赴,确保高标准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环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