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数据是大气治理成效的刻度尺(二)
入夏以来,受罕见持续高温和污染物排放双重影响,全国多地环境空气质量出现波动。
客观而言,社会上之所以出现类似质疑的声音,也与个别地方在工作中存在的造假等问题有关。
比如有的地方作风不实,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损害了公信力;有的地方工作不够深入,面对生态环境执法新形势、新要求,浮于表面,缺乏创新;有的地方工作定力不足,盲目跟风网络舆论,纠偏引导不力,未能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期盼。
凡此种种,都会对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影响,为误解政府治理举措埋下隐患,也为不良言论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距离完成“2025年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这一目标的时间已不足半年,任务艰巨,更要正本清源。
来源:中国环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