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好了吗(三)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昼夜节律的指挥下,视交叉上核如同精准的节拍器,通过光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这个豆粒大小的脑区掌控着体温波动、皮质醇水平等生理参数。当生物钟与外界环境错位时,时差反应和夜班工作带来的健康风险,正是生命体对自然节律深度依赖的证据,而睡眠质量直接决定了日间的精神状态、体力、情绪和免疫力。

日间过度嗜睡

文中图片

日间过度嗜睡的患者,白天无法保持清醒,甚至在不适当的场合打瞌睡。症状表现为白天不自觉打盹,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学习效率低。常见原因包括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如失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等神经性疾病。治疗措施有睡眠充足、调整作息,查找并治疗原发疾病,必要时药物治疗,如莫达非尼。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文中图片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是指生物钟与外界昼夜节律不同步,导致睡眠时间异常。分为延迟型(常见于青少年,凌晨才能入睡)、早醒型(老年人常见,傍晚就困)、轮班工作型(夜班、倒班)、飞行时差型(跨时区旅行)。治疗包括暴露于自然光或人工光疗,避免夜间蓝光,调整作息,可以短期使用褪黑素。

来源:科普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安全健康教育网
全部评论
最新 | 最热